查看原文
其他

常熟·云剧院|京剧杨派知多少?

常熟大剧院

常熟·云剧院(第18期)

送“艺”上门


今日分享

3月小保为大家介绍了京剧的起源、表现手法、行当分类、京剧脸谱京剧旦角四大流派梅派程派荀派尚派,还和大家欣赏了各大派的代表作品,其中首次介绍京剧相关知识的时候和大家欣赏过于魁智和李胜素演绎的京剧《龙凤呈祥》。

今天就跟大家来说说于魁智的流派——老生杨派。


杨派杨宝森(1909-1958)

出身梨园世家,受良好教育

八岁学艺,十四岁登台


青少年时专攻余派

有“小余叔岩”之称


中年技压群芳,吸取诸家之长

大胆创新,自成一家

终成“杨派”

代表作品:

《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鼎盛春秋(全部)》《击鼓骂曹》《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问樵闹府·打棍出箱》《王佐断臂》《洪洋洞》《碰碑》《清官册》《桑园寄子》《二堂舍子》《红鬃烈马》《卖马》《打登州》《捉放曹》及《珠帘寨》《定军山》《阳平关》《朱痕记》《搜孤救孤》《乌盆记》《摘缨会》《一捧雪》《桑园会》《四郎探母》。


艺术特色


杨宝森的唱腔、唱法,纯以韵味取胜,他的嗓子宽厚而低沉,音色不够明快,音域也不广,不宜大起大落、激昂高亢的唱腔,他避开余派的立音、脑后音唱法,代之以自己的擞音和颤音。又利用较低部位如喉、胸的共鸣而使发声深沉浑厚,行腔与吐字力求稳重苍劲,不浮不飘,如写字之笔笔送到。杨宝森的唱腔简洁大方,虽少大幅度的起伏跌宕,却于细微处体现丰富的旋律,细腻而不琐碎。

杨宝森的演唱,颇具余派稳健含蓄、韵味醇厚的特点,在吐(咬)字、发声、行腔等方面的技巧,也体现了余派那种“刚柔相济”、“曲中有直”、“圆而不滑”、 “平中见奇”的艺术特色。然而,在倒仓后其歌喉拙于立音,声音发出时爆发点位置偏低,且带沙哑之音,表现不出余派的脑后音,听来感觉宽厚有余而尖音不足,而且缺少清脆、刚亮之音。对此,杨宝森能扬长避短,就玉塑型,充分利用自己嗓音偏低、音域宽广、嗓子坚韧耐久、胸腔共鸣较好的长处,竭力调动鼻音,使声音听起来不觉干涩,并且其头腔的共鸣使用得当,泣音的运用也收到良好效果。至于“绷音”、“衬音”、“闷音”、“趴音”以及大幅度的“擞音”,在他的唱法当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尤其是“水擞”、“疙瘩腔”、“哭腔”的运用十分巧妙。各种演唱技巧配合得当,使其声音甜美隽永,柔和圆润,宽畅饱满。他以那醇浓的韵味、低回婉转的旋律及稳健的节奏来表现苍凉、悲哀、凄惨、沉郁的感情,有很好的艺术效果。杨宝森重视四声的运用和喷口的展现,以及复音字的字头、字腹、字尾的处理,收声、归韵十分讲究。他吐字坚实有力,实中有虚而不轻飘,使得每个字、每个音听起来都十分饱满、醇厚。他在唱腔处理方面更有新意:高低音的变化幅度虽然不大,但是把抑扬、强弱、虚实、大小等种种关系表得错落有致、柔中见刚,其旋律与节奏舒展流畅,气口处理巧妙得当,有时一气呵成,声情并茂,振奋人心。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欣赏由国家京剧院一团主演,于魁智和李胜素演绎的京剧《四郎探母》。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b0682u6taz2

常熟大剧院温馨提醒:戴口罩,勤洗手,讲卫生,日前中国境外疫情正在快速蔓延,各地出现境外移入案例,请做好病毒防护工作,严防境外输入,最后祝大家健康平安,万事如意。待山河无恙,便与你相依,剧场见!





演出推荐




第四届保利华东国粹戏曲名家名剧演出季

暂定于今年6月12日开幕

本次的开幕式演出是由

国家一级演员

于魁智、李胜素

领衔主演

国家京剧院一团演出的

传统京剧大戏《龙凤呈祥》

敬请期待!

延伸阅读

1.线上朗读|吻你,武汉!@常熟·云剧院

2.@保贝们,您的退款已全部到位!请注意查收~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